這聽起來有點自相矛盾。談到低估跨文化因素時,他舉例說:“經(jīng)常有人問我如何和中國人談判;那我就要問他是和中國哪里的人進行談判,是北京人還是上海人?是在農(nóng)村出生后來到城市工作的人,還是在城市出生長大的人?”
他說:“雖然都是中國人,但是區(qū)域文化相差甚大,而這點經(jīng)常被低估了。”
“跨國談判時人們通常只考慮民族文化,而教育文化、種族文化、性別文化和宗教文化往往被忽略了。其實所有這些都是所謂的‘跨文化’,它們都潛移默化地影響了談判對手在談判桌上的行為。談判者如果只留意民族文化,那就是低估了文化因素的影響,他們需要了解所有其它相關文化因素。”
所有這些文化因素都有助于“了解談判對手并與其進行良好溝通,以便在談判過程中更好地達成共識,”法爾考說。
另一方面,如果談判對手來自類似的文化背景,談判可能會掉入另一個陷阱。“因為談判雙方可能覺得背景相似,溝通了解方面不成問題,這是高估了相似性,使談判暗藏風險。”
如果談判對手是“和自己完全不同的人,談判者自然而然在談判過程中會加倍小心。風險系數(shù)相對會比較小。”
法爾考強調(diào),每一場談判都應該是“跨文化談判”,與談判對方溝通的過程至關重要,而不同的社會習俗也起舉足輕重的影響作用。
他舉例說:“在日本,人們不習慣當面拒絕對方,你必須用較為委婉的辦法表達你的意思。”
談判者可以通過一定的培訓和輔導來避開這些陷阱。法爾考說,“如果需要翻譯的話,談判者應該請一個來自談判對方國家,最好是在兩個國家都居住過的人做翻譯,這樣的人了解兩國習俗,翻譯會更準確無誤。”
談到談判技巧,他建議采取‘探索、準備和調(diào)適’的三重策略。“最好是‘從零出發(fā)’,從全新的角度去了解對方及對方的立場,以確定對方是敵還是友。話雖如此,他表示,有時對方敵友身份很難確定。“與你談判的對手可能兩者皆是,也可能兩者皆非。這要看你如何與他們相處。如果你一開始就把他假想為敵,他們可能就會采取敵對態(tài)度;相反,如果你一開始就以禮相待,他們也會以誠相待。”
法爾考指出:“談判者需要真正了解對手并以此作出相應的策略和技巧調(diào)整。“談判只有兩種文化,競爭還是合作,換句話說,不是敵就是友。”
他補充說:“談判的目標是要建立雙贏局面,建立長期戰(zhàn)略合作關系,創(chuàng)造更大價值。這需要投入一定的時間和精力,但最終風險小了,成功的機率也大了。”